Toc
  1. 关于高考填报志愿的一点碎碎念
    1. 事情起因
    2. 志愿填报的考虑因素
      1. 分数
      2. 城市
      3. 学校
      4. 专业
    3. 如何寻找合适或者喜欢的专业(志愿)的步骤参考建议
      1. 各个专业资料收集
      2. 各个维度的比对
      3. 专业最终选择
      4. 学校的选择
      5. 城市的选择
    4. 对于大学培养、未来规划的一些碎碎念
      1. 关于方向
      2. 关于理想
      3. 关于成长
    5. 结尾
Toc
0 results found
关于高考填报志愿的一点碎碎念
2022/06/26

关于高考填报志愿的一点碎碎念

事情起因

​ 今年距离我高考结束已经有5年了,按照道理对于高考应该已经渐行渐远了,对于填报志愿这种问题也没有太多的波澜与起伏,自己当年填报志愿的一些感受和想法也逐渐淹没在脑海深处的记忆中了,逐渐追究不了对错和当时纠结的心态。但进入研究生一年,经过了整个大学四年的培养以及身边有了以及初入社会的朋友后,再加上今年偶然的机会又混入了高中新一年的新老生交流群后,又看到了师弟师妹们热情的样子,自己也不自禁想要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建议。再加上我本科四年一直都活跃在招生以及校友服务的第一线,每年的阅历和心境都在发生变化,对待高考志愿的想法也在逐渐变化,但每次都是一些碎片化的感悟和想法,一直也没有机会系统的汇总,故正好这次想找个机会好好写写,以此梳理清楚自己的一些思路,如果能给一些朋友提供到一些有用的启发和帮助,那便更好不过了。

​ 这篇文章会从志愿填报的考虑因素,如何寻找合适或者喜欢的专业的步骤参考建议,对于大学培养、未来规划的一些碎碎念三个部分来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志愿填报的考虑因素

​ 这个我想不管是从直观感受还是资料调查都可以得出大致就是四个因素,分数、学校、专业、城市。

分数

​ 这个自然不必多少,考多少分能上什么学校我想大家随便看看本省历年的院校及专业招生的排名便可以知道自己大概能上什么层次水平的院校,稍微花一些功夫便可以得到自己大概能选择的院校范围,我们的选择余地也就是从这些有可能的院校范围内参考剩下三个因素进行一个综合的排序进行志愿填报和选择。

城市

​ 其实以我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我认为城市对大家整个思维格局的塑造以及接触资源与机会的成本还是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的,是个需要好好考虑的因素。举例来说,在规模越大的城市,能够有机会接触以及获得更加丰富的社会资源,例如更方便的社会实践以及实习的机会,来更加近距离的接触真正的社会中的各类群体;如更多的综合服务的机遇,来更加容易接触到任何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相关群体以及享受到相对更加先进的社会服务。这么说或许比较抽象,举几个具体的例子,你想做冬奥志愿者是不是如果你在北京读书就占了很大的优势,再比如许多领域的前沿的各类会议以及讲座活动是不是都会选择在国内的大城市举办而很少选择一些比较小的城市,再比如在高校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你是不是更容易和比自己好的高校的同学产生交集交流,再比如不管是想听音乐会演唱会或者各种娱乐活动,更大的城市是不是就更容易得到这些相对应得资源,不然还得跑到别的地方考虑住宿等等问题,再比如更大得城市是不是都会拥有更多高新优秀的企业,那我们在选择实习得时候是不是也就更加容易进入这些企业进行实习或者实践……以上这些都是更好的城市所带来得一些优势,这些东西看着很虚,但实际上却在培养我们的见识、思维水平、格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城市与城市间的差异却可以通过城市等级得以一个显著的区分,你看看自己得学校所在的城市是几线城市就基本可以确定这个城市的资源水平是个什么情况,北上广深肯定是最好的,其次就是那些新一线城市,诸如此类。

学校

​ 学校得重要性不必我过多的强调。学校是最直接为我们提供教育资源的供给方,好的学校自然会为我们提供更加高的师资以及综合教育资源以及为我们的下限做更高的兜底。最简单来说,好的学校拥有更多更厉害的老师,而这些老师在上课时候更有可能为我们提供更加深远又更有高度以及前瞻性得学习建议以及给予我们更多接触更加先进资源的机会,以此更好的扩展我们的见识和视野。同时,好的学校接触到的学习氛围自然也会更好些,和更加优秀的同学共事得环境也会更加督促我们自己变得积极上进。好学校得优点不必我多说,但我们还有一点观念要明确,进入好的学校不等于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只是给自己更大一点点变得更加优秀的机会以及可能性,最终能成为怎样厉害的人主要还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不同得学校之间的差异虽然大,但也并不是不可逾越,也有比较明显得分级分层得效应,清北是第一档次,复交浙大人大南大等等这些作为第二梯队,剩下就是其他双一流A等等那些学校继续分层次等级。从概率上看,更靠前的学校确实总体出来的学生素质质量更高,但这其中得差距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可能就是一个90%和80%的区别(此处不严谨,仅仅作为观念方面的参考,不必深究是否准确),并没有到达不可逾越的程度,所以大家也不用在学校这个事情上面过于纠结,觉得排名好就一定好怎么样的,其实差不多的学校都差不多,更好的学校也就好一些些,要相信每个学校其实都是有足够的资源去支撑我们的野心,自己的努力其实更能决定自己走的有多远。

专业

​ 如果说学校是最直接为我们提供教育资源的地方,那么专业直接决定我们未来四年学习的内容以及为未来工作就业定下第一个最大可能地基调,是我们未来四年要直接面对的东西,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按照大类学科划分可以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工学和理学算是比较庞大的两类,中间的细分领域的学习内容也会有较大差异,教育学本身又根据不同的学科进行划分来决定不同的学习内容,艺术学也分为不同的类别。我们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当然这是一句废话,我要是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还有啥纠结的呢?我不知道的时候要怎么办呢?这才是要讨论的问题,这个我们接下来会花非常多的篇幅来为大家说明这方面我的心得与建议。

如何寻找合适或者喜欢的专业(志愿)的步骤参考建议

​ 根据上文几个影响志愿填报因素的分析,我个人认为首先要考虑的便是专业的问题,其次是城市和学校,城市和学校的优先级不是特别重要,也可以根据分数进行适当的调整。根据这个思路,我首先会写较大篇幅和大家分享我在选择专业上的想法和心得,其次在讨论一些关于城市和学校选择的问题。

​ 首先我要先和大家分享一个观点,在过往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基本上都有一条明确的人生主线,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考高分,排名靠前,因此获得进入更好的学校的机会,某种意义上说这可以说是我们学生生涯前段的全局最优解。从高考结束填报志愿开始,我们的人生如何走,事业如何发展,未来如何规划就不再有全局最优解了,如果还有,那大家不都争着去干这个了吗,还怎么进行合理的社会分工呢?社会本来就是一个需要多元存在的事物。所以从此刻起,我们要转变一个观念,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每条路都没有对错,仅仅是不同人的选择而已。以上这个观点将贯穿本篇文章始终,会被多次提及,也是为了加深我对这个观点的理解和认识。

​ 所以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选择专业,不是一定要选一个“对”的专业,而是首先要选一些相对“对”的专业的其中一个就可以了。这就提醒我们切不可在专业选择中陷入一些过于细节的对比,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纵览全局,尽可能做到知己知彼,对每一个专业门类进行尽可能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这些基础知识决定了我们如何从不同的层面去对比每个专业的优劣,再从中做出相对适合的选择

​ 那么现在我们的步骤就变得比较清晰了,首先我们要尽可能多的搜集不同专业的信息,然后根据我们收集的信息进行各个维度的比对,最后根据比对的结果做出相对客观合理准确的判断,再进行选择。我们接下来一步一步进行分析。

各个专业资料收集

​ 我们要如何尽可能多的对各个专业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呢?这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根据专业的类别在百度等搜索引擎搜索到一些比较泛的信息,其中可能有许多庞杂多元的地方,会让我们的精力变得有些难以收敛,就会感觉看了很多却还在云里雾里,感觉自己懂了,又感觉啥也没懂很懵,这种时候要怎么办呢?要开始冷静下来归纳总结其中的共性,想办法找到我们关心的重点,然后根据我们关心的重点做进一步的更有针对性的资料收集。

​ 那么按照我自己的经验,我们对每个专业需要了解的一些点包括:**专业性质、专业主要的研究内容体系、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对口职业、专业对口职业工作环境、专业对口职业工作薪资……**大家可以根据这些点去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资料检索,以此建立相对比较客观全面的对某个专业的认识。

​ 在我们搜索过程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顺序问题,我建议大家可以借鉴“先见森林,后建树木”的思路,由大到小的对专业进行逐渐细致的搜索。举例来说,首先前文所说大学专业分为12大类,其中我相信能在我们选择范围内的可能也就最多5、6个大类,比如你学理科基本上艺术学文学历史学大概率与你无关了,文科生反之。那么我们首先了解这些大类是干嘛的,比如理学我们以搜索发现主要研究自然科学以及一些非常基础的理论研究,工学主要解决各种工程问题等等,那么有了这样比较大的感性认识后,我们再去找比如理学中有哪些细分领域呢?发现有物理、数学、化学等等领域,我们首先了解这些领域总体上在研究什么,学什么,未来都干什么,然后再去更细致的每个领域又有哪些更加细化的领域,再去看到更加细化的领域总体在研究什么,要学什么,未来都干什么,不同细化的领域直接有哪些区别和联系等等,通过这样的思路一步一步建立起我们对每个感兴趣学科的认识和了解。

​ 那么在收集资料的途径上面,我也作出了一些归纳和总结,可能不是特别完全,但大家还是可以作为一个思路上面的参考。

  1. 直接百度各个专业的名称,依此广泛浏览该专业的一些通识性的知识,建立感性理解。
  2. 在知乎搜索某专业名称,然后看底下各个同仁的回答进行消化吸收理解。
  3. 在微信搜一搜搜索某专业名称,会出现一些学校的一些专业介绍,这其中不乏有许多整理的全面又通俗的资料。
  4. B站搜索专业某专业名称,会有一些up主做介绍分析。
  5. 还有小红书、微博等等媒体平台也可以充分利用。
  6. 直接去咨询认识的学习该专业的师兄师姐、从业人员,这个也会获得很多直观又有用的信息。什么,你说自己社恐?那就来找我把哈哈哈哈。

​ 大家阅读完广泛的资料后,或许依然感到迷茫,看了好多又仿佛啥也没看。这很正常,而且因为每个人对这些专业评价都会根据自身的好的或者不好的精力带上一些主观色彩的评价,这些评价各不相同,有的人说这个好有的人说这个不好什么的,也会很大程度扰乱我们的判断,但其实这个时候你已经对这个专业有了比较多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了,我们要学着去判断大家的评论中哪些是比较客观的内容,哪些是带有主观色彩的感受,主观的感受我们要去听从,根据对自己的了解去判断对自己的影响,客观评价的内容我们看的越多对专业的了解就越全面,最后提炼总结出一些核心的观点和思想,这样我们了解的目的就达到了。

各个维度的比对

​ 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相信大家以及筛出掉很多自己并不怎么感兴趣的专业领域,能进行最后的选择的范围其实往往不是太大,这个时候就到了我们的第二步,进行各个维度的分析总结归纳比对,根据我的经验,我觉得可以按照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比对:专业难度、兴趣程度、专业前景、工作环境、薪资待遇、竞争难度。大家不必照本宣科的全抄,也可以加入自己关心的点排除自己不在意的点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仅作参考。同时不同维度的优先级,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我个人建议的优先级是:专业兴趣、专业难度、专业前景、薪资待遇、竞争难度、工作环境。

​ 此时相信大家已经可以做出一个比较准确客观的判断了,那么接下来就进入了最后一步,做最终选择。

专业最终选择

此时大家会发现,每个专业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问题,肯定很难有一个啥都好的专业。这就对了,这时候我们对专业以及社会分工的了解就变得更加理性和客观了,正是因为如此,社会才会出现出如此百花齐放的局面,我们此时的选择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将来过的幸福快乐,也要发展的相对更好。赚很多钱会让我们快乐,但我们就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就会变得疲惫;躺平我们可以获得安逸舒适的快乐,但我们可能就赚不了这么多钱,这其中的分寸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和感受了。当然现在高考完你们肯定不会值得这个自己的分寸在哪里,没关系,先建立起这样一个观念,未来慢慢去探索就好。

​ 第二个想和大家分享的点就是大家可能会发现,此时选择的余地依然还比较大,依然分不出哪个专业好哪个专业不好,都是各有各的好。没关系,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我们早就说过,专业选择没有全局最优解,很多选择也没有对错之分,此时的你剩下的专业,其实已经是把不可能的专业都排除在外了,适合我们每个人的专业或许不止一个,此时剩下的对你来说其实都是相对合适的专业了,这个时候理性已经没有办法在为我们做更多的有参考的分析了,我们要明白这个选择就是无解的,选哪个都是“对”的,此时的我们就要开始根据自己当时的心境以及那一点点感性的“倾向性”做出选择就好,不必纠结对错,但是做出了选择,我们就要激励自己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尽可能坚定的走下去。

​ 第三点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关于选择的历史局限性。高考结束时候我们还没有对这些专业有切身的体会和感受,仅仅是基于自己现在的阅历以及尽可能多的资料收集建议咨询分析做出的选择,我们不可能保证我们做出的决定从未来的角度看也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只能在基于自己目前的知识水平的现实情况下做出尽可能“对”的选择,但我们要清醒的意识到,其实自己真的学了以后也可能不喜欢,也可能想有所改变,这都很正常,没有谁能预知未来,我们为自己保留以后想法会变化的这样一个良好乐观的心态,同时要非常清醒地知道,此时的你做出的选择是基于现在的判断,以后就算发现不对,我们也不必觉得当时的选择不对,只是真的去体会了以后我们的心态发生了变化而已。

​ 最后想说,其实大家可能觉得我上述的步骤过于繁琐复杂了。没错,我当时选择的时候也不会想到这么复杂的方法,所以我只是尽可能全面的把其中的一些想法呈现给大家,在实际执行的时候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态以及自己实际情况做简化处理,不必完全照抄,仅作思路上的参考和分享就足够了。

​ 最后的最后,关于有些同学可能本来就有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专业和领域,我也想说可以不必囿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依然可以涉猎了解一些自己可以接受的其他专业的具体情况,因为一来填志愿也不能只填一个专业,现在平行志愿把那些空填满都是个大问题,二来上文也说到,你现在觉得喜欢不代表以后也喜欢,要把变化的可能性考虑到选择中去,多看看总没有坏处。

​ 再提及一句,上述过程虽然纷繁复杂,但大家不能自己摆烂,把选择权完全交给家长,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现,最后一定要自己做出决定。而家长也不能全部包办,要争取的引导孩子对专业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授其以渔,而不要授其以鱼。

学校的选择

​ 选完了专业,终于才轮到学校的选择。其实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也不是完全分割的,而是相互对应的。什么分数能上什么学校其实选择的范围并不大,比来比去最后可能发现自己能选的就那么几个,比较学校分低觉得亏了,高分的学校又进不去。而我们选专业也只能选择这些学校有的专业或者说在本省招生的专业,这么看其实选择余地又变小了,所以两者是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关系。

​ 说到选学校,那其实绕不开的几点就是学校的地理位置、优势学科、师资质量、综合资源、生活环境这几点。地理位置我们留在后文城市选择的内容中详细阐述,就说说优势学科、师资质量、综合资源、生活环境这几点。

​ 优势学科这个可以去查每个学校专业的学科评估,评估越好专业就越好,这个都是相对客观准确的排名,但覆盖不一定全面,总的来说想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科是不是好不难,但想知道有多拉跨可能还比较难一些。但一般来说,只要学校是个正常学校,倒也不至于垃圾到离谱。毕竟大家是争取往高处走的。师资质量和综合资源这个就需要做一些深入的调研了,比如学校里面深造率就业率,学校学生对学校口碑的评价,学校一些海外交流项目是不是多,转专业是不是容易,上的课是不是认真等等。最后生活环境就是关于学校住宿环境、校区门口有没有地铁是不是很偏远,食堂好不好吃,男女比例够不够平衡等等这些方面。我在这里说几个了解学校的途径,仅作参考。

  1. 知乎搜索“xxx学校就读体验”,“xxx学校xxx专业”。

  2. 百度某个学校名字也会有一些相关介绍。

  3. 各个学校的贴吧会有介绍学校的精品贴,可以去看看。

  4. 去找那个学校的学长学姐或者认识的校友了解情况。

  5. 学校官网、学校招生办的公众号都有许多具体资料。

  6. 咨询负责的招生老师。

城市的选择

​ 在前文已经有说到城市的重要性,所以我自然也是推荐大家优先考虑更大的城市的学校进行就读。所以在正常情况下,我都是按照专业>城市>学校的优先级推荐的。但是其中也会有许多特别情况,比如你想去的城市没有和你的分数相匹配的学校,你的分数恰好能去一个相对所在城市不太好但实力又比大城市可以选择的学校明显好的学校,这种情况我觉得可以优先选择更好一档的学校。

​ 最后想说分析完你也许会发现,城市和学校依然是个难以两全的事情。选城市的话,学校就相对差一些,选学校的花城市就差一点,这也很正常,毕竟不可能啥便宜都让你占到。这时候咋办?根据上文所言,此时筛选出来的学校都是比较不错的选择了,又是一个无解题,根据自己心境感觉随便选就行了,不会错的离谱。但我要多说一句,此时生活环境对你未来四年生活的影响就变得大了,本来咱为了去个更好的学校可以艰苦奋斗委曲求全的包容人家可能生活条件相对差一点,但现在其他方面都差不多,赶紧去看看宿舍条件,门口有没有地铁,男女比是不是和谐这种东西,也许会对你的选择有一定启发和参考意义。

​ 在这个问题的最后,我还是想说,以上都是一些总体上方法论的一些思考,每个人具体情况不同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其他的判断和调整,毕竟还是那句话,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每条路都没有对错,仅仅是不同人的选择而已。

对于大学培养、未来规划的一些碎碎念

​ 前文我都是尽可能理性客观的为大家提供客观的参考建议和分析。但从这里开始,都是个人主观感受,这就没有对错之分了,大家看到了觉得对就可以参考,觉得不对也没关系,毕竟我也难以做到绝对客观,作为参考就好。

​ 咱们刚才说了这么多关于选专业的事情,但是真的进入大学以后,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学好呢?

关于方向

​ 首先大部分人进入大学后,都会有一段因为刚刚走出唯分数的学生前段生涯而陷入不知所措的迷茫期。大学期间我们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方向,给自己更多奋斗的动力。填志愿是我们第一次进行这种无解的选择题,大学里面我们会遇到更多这样无解的选择题,我们做的每一个事情都没有那么明确的对错之分了,这时候我们要怎么选择自己要做什么呢?这时候又要提到我们上文所说的观点“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每条路都没有对错,仅仅是不同人的选择而已。”

​ 最最基本的前提,不要摆烂,不要摆烂,不要摆烂。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们这时候遇到了我们的人生困境,难免会让我们心生退意,即所谓逃避现实,不去想它就不存在,然后一天天得过且过啥也不干。这种恶性循环只会让我们在这个深渊走的越来越远。一定要端正一个观念,我们可以暂时逃避,但逃避完我们总归要勇敢的面对现实,人人都是如此,遇到这种困难的也不止你一人,其实克服起来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 然后才到一些切实的建议。首先我认为我们还是要尽可能的朝着自己舒适圈外多做探索和尝试,在舒适圈里面我们虽然过的很安逸,但对自己的实质性的能力的提升就没有帮助。举个例子,我们躺着睡觉,沉迷游戏很快乐,不学习很快乐,但这些快乐短暂而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太多帮助。我们要在舒适圈外寻找更多的快乐,在提升自己能力的过程中寻找快乐。但是提升自己能力有很多种方法,比如学习专业技能,进行社会实践,参加各类比赛等等,有限的精力要如何选择呢?我觉得我们一开始都不知道怎么选,就凭借着自己初始的一点点好奇和兴趣以及和其他人的交流思考后进行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样会逐渐对自己的未来方向有越来越清晰的认识。

其次就是当我们啥也不想干的时候,一定要告诫自己,至少把该做的学习任务完成,不要轻易摆烂挂科,其实完成整个学业任务,我们基本上对一个领域也有了相当的理解和认识,如果觉得自己可以接受那便继续向着这个方向前进,如果不能接受那我们就需要主动想办法的转向,探索其他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东西。

​ 还有一个点,就是要清醒的知道,很多选择没有对错,不必羡慕别人的选择,也不必觉得自己的选择不对而人云亦云。所有人的看法都只是建议,要吸收融汇为自己的内在,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判断。我们没有精力在任何方面都做到出色,我们探索的过程中也会让我们对自己又更深的了解,理解自己的优劣所在,以此的更好的发展自己,不光要扬长避短,也要补齐短板,避免水桶效应。

​ 最后有一个点,是我对于对于自己培养和要求的思考。尽可能让自己做一个有核心竞争力的人,让自己拥有别人需要花很多的努力才能和你匹及的那种所谓“有门槛”的能力,这会让你变得更加稀缺而提供更多的价值。所以选择专业时,如果觉得自己可以接受,还是可以优先考虑一些更难得更有门槛的专业,比如数学物理这种,所以为什么很多人说当你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时候就选择数学,因为更难得专业对你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更深的,向下走其实是更容易的事情,这样就把自己未来的路走“宽”了。当然学习时候也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有时候或许超过了我们得边界范围而变得难以承受了,那这个时候我们也可以退一步,这个没有关系。但这其中得分寸其实是后置我们去感受后才能知道的,所以我们首先建立起这样得意识,然后根据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和情况做出考量即可。再多说一句,这种选择也没有对错之分,大家不必过于纠结后果,每条路总有能走下去的办法。

关于理想

​ 首先要有方向,其次才能谈及理想。有的人说我的理想就是搞钱,但是搞钱得途径有很多种,我们要清晰的意识到自己得理想不是一个空洞得目标,而是逐渐变得可行的未来规划。首先我们要先思考自己想从事的方向,在这个方向得基础上去寻找更高的物质以及精神层面的追求,物质层面包括如何让自己获得更多的金钱地位,精神层面包括如何对社会民族人类做出一些自己的贡献等等。

关于成长

​ 成年后,每个人得烦恼都在增加,因为需要自己考虑权衡的现实因素会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平衡其中得利害关系,让自己脑子转的越来越多,越来越疲惫。人人都在与生活对抗。

​ 而长大以后,我们要面临平衡得事情也变得越来越多,爱情、事业、家庭等等都非常难以都得到满足。在在这种困境问题中,我们要建立自己的思考,清醒的分析哪些是我们能把握的,哪些可能是我们难以把握的。尽量把我们能把握的做好,对不能把握的选择接受,对生活多一点开放得心态,从心理上尽可能得让自己轻松一些。

最后便希望能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努力终有回报,只要我们把能把握的都做好,总会有一条合适的道路让我们过的还算可以,总会有我们自己的立足之地,永远积极得面对生活,生活会给你一颗糖。

结尾

​ 不知不觉说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有许多自己得碎碎念,只想以一句话作为结尾。“愿我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打赏
支付宝
微信
本文作者:Parker Luxu
版权声明:本文首发于Parker Luxu的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