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
  1. 回忆华工
Toc
0 results found
回忆华工
2022/03/30

回忆华工

​ 毕业大半年,时常想念华园的日子,想念广州的彩云,想念碧绿的植被,想念一栋栋橘色的建筑和那一群和我一样欢乐又喜欢玩耍的朋友们。

​ 重新回忆在华工的四年,自己学到了什么,改变了什么,成长了什么。一个个点时常从脑海中冒出,却一直穿不成线,这就是我一直没有落笔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好像想说的很多,但又没办法清晰的归纳总结出来。但我知道这事情若是一直拖延,必然会最终淹没在新的各种需要处理的事物以及渐行渐远的回忆中。

​ 尽管没有任何思路,但今日既然想起此事,便希望尽所能回忆,记录下还留在脑海里对华工的回忆和感受吧。

​ 知道“华南理工”的名字,源于高三上学期中秋去上海复诊,在小姨家吃饭时候谈起高考学校的话题,舅舅随口一提“好像近几年华南理工也还不错”,让我想起了那之前晚上睡不着的时候经常去打开”高考帮“app又或者是各大高校的贴吧,看看不同高校的评价和学长们对大学生活的各种记录,看看各个学校的风景,给自己多一点期待,多一点学习的鼓舞。而如今,已然是5年以后的时刻了。

​ 我印象里在高考帮app里面,华南理工排在30+的名次,是我觉得自己考的不好才会去的学校。那时的我更中意东南大学,因为很喜欢东南大学的校徽,喜欢“止于至善”的校训,喜欢九龙湖图书馆的气派。但为啥是它,或许也是对自己实力的评估,觉得这个学校自己能有机会考上,再加上好像东南大学的计算机也还不错,就萌生了这样的想法。高考出分后,成绩平平,虽也没有失常,但与预期还是偏低。东南大学正好那年不在本省招收计算机类的学生,即使是招收,我也去不了,虽然也能选到其他专业,但我权衡二三,还是决定选计算机。至于为什么那会就要坚定的学计算机,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总之能写出电脑上能跑的东西是我从小到的一直很感兴趣的事情,而那时我虽然也有一些编程的基本概念,但对技术终归是个小白,只是一点点莫名的兴趣支撑我选择这个专业,我也说可以考虑别的,但不知道为啥,我就是想把这个专业放到首选。

​ 我还记得经过一顿筛选,最后选出了四个学校,北理工,华南理工,川大和重大。计算机类往年分数线也是从高至低依次排序。高考结束后的暑假,基本三天两头都在外面瞎玩,那天出去玩啥已经记不清,只记得11点多回来,我妈摆着招生计划的大书端坐在沙发上,前面还摆着这几个学校的招生简章。我妈让我坐下赶紧把志愿的事情搞定了,我说学校不都选的差不多了嘛,她让我给招生老师打电话,我说这么晚了,要不明天再说,她说城市里面的人这会工作太正常了,更何况现在还是这种特殊时候,让我快打。我那会还是个愣头青,对这种接触陌生人的事情天然的排斥,还很社恐啊,我问她要怎么和老师说啊,她说就说咨询一下专业的事情,我说,啊啊啊让我梳理一下思路。大半夜的,我是一百个不愿意打电话打扰老师,但我妈态度也很坚决,而且理性告诉我,这事情确实得做,我还是决定听我妈的打电话!忘记第一个打的是华工还是北理,但我记得第一个接通的应该是华工的老师,我记得老师还带着不熟悉的口音,然后问我分数,我报完以后老是说希望很大,我妈的心稍微安下来了,第二个是北理的老师,是个女老师,也说觉得这个分数很有优势,我妈安心了,放我去睡觉了。后来进入学校我一直活跃在帮助本省进行招生宣传和同乡校友服务工作,更加了解了招生老师的作风以后,才知道原来只要不是分低到完全没希望,他都会说有希望,高一点就说希望很大。亲眼看见给基本没希望的家长说有希望,我内心真是庆幸还好自己那会对自己定位准确没有被坑啊。

​ 在北理和华工两个学校招生老师反馈不错以后,我基本上就在这两所学校之间纠结了。纠结了好几天第一个志愿到底报哪个比较好,那会还和初恋在一起,但我那会却觉得自己的前程比爱情更重要。她也在纠结去北航还是上财,我最后选择华工最大的一点原因还是因为以前没去过广东,想去看看珠三角地区到底是什么样子吧。其实北理的计算机实力确实比华工好一些,但是那会我的分数也比较悬,可能滑到第二个专业,为了求稳,加上如果我选择了北理,她也会选择去北航学工科,学工科太辛苦了,而且我对她之前的了解也让我觉得她对电脑这种东西兴趣不大,所以内心还行希望她能去上财学金融。就这样,我最后选择了去华工,却和一个好朋友报撞了第一志愿的计科专业,他比我分数高,名额只有一个,我便滑到了软件工程专业,就这样,我来到了华工软院。

​ 可惜的是,那会的我还不知道广州到上海遥远的距离,8个小时的高铁距离真的让人有点难熬,那会的我也还不够成熟,是我造成了异地恋。总之以异地恋为导火索,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夹杂在一起,开学后没多久,她便忽然提出了分手。后来她说,知道我选择华工的那天晚上,她哭了好久好久,那一刹我忽然觉得自己是做错了选择。而后的日子,又经历了好多新的事情,见了好多新的人事,才慢慢明白当时的她为什么会和我分手,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里做的还不够好。有时候也很感谢,她带给我这么多成长,如果没有这次分手,这些道理我要多久才能想明白呢?只是依然会觉得可惜和遗憾,因为我很喜欢她,我也觉得自己很难再遇到这样好的女孩子了。直到疫情期间再次见面的那天,我才明白爱过的人再见究竟是种什么体验,我能感受到她也和我有一样的感受,明明对她的每一句语气,她的很多细节我都很了解,却必须装作是陌生人一样故意避开单独的接触。分手以后我也会时常梦见她,梦见自己回到高中时候和她在一起时候的快乐时光,即使是经历了第二段感情以后还是时有发生,醒来要缓十几秒才反应过来,已经物是人非。我想我还喜欢她,只是我知道陪伴她的人不再是我,也早已释怀,我也向前看,把这份喜欢埋到心底,只剩下默默祝福,然后继续寻找自己的幸福与爱情。

​ 高中时候自然对大学有许多期待。广州的9月依然是炎炎酷暑,我到广州的时候,广州雨刚停,出了些太阳,把地上的积水晒得快速蒸发,让人感觉有些闷热。我拖着箱子背着书包,感觉很热。到学校已经是晚上了,学校里面灯很少,路很黑,分不清方向。好不容易找到宿舍楼,楼内有两个阿姨负责新生接待,其中一个态度不太好,另一个态度不错,拿了钥匙后父母和我一起上楼,走到房间里面正好碰到辅导员来宿舍,辅导员小姐姐和空间里面的照片基本一致,之前拉了群加了她,看空间知道她也是今年刚刚毕业,爸妈和她简单说了几句她便离开了,接下来便是和我两个室友的初次见面,他俩都很高,一个一米九一个一米八八,以至于出门买东西的时候我妈一直念叨说觉得我好矮哈哈哈哈,我当天晚上也希望最后一个室友可别这么高了。还好还好,最后一个和我差不多高。

​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我先是恍然一下自己睡在哪里,然后才反应过来自己躺在宿舍的床上,才明白十二年寒窗苦读就这样结束了,大学生活就这么开始了。第二天报道日很忙碌,下午忙完想和爸妈出去转转,却不知道去哪,随便找了个商圈却误入广州的小巷子,第一次体验到广州巷子的热闹,但是走了好久才走出来,天色已晚,便匆匆回学校了,他们第三天就要走了,这一走便是寒假再见了,我也才第一次明白第一次要和父母好几个月见不到面了。

​ 接下来便是大学生活正式开始,2017年是第一年改成冬天军训,上课前的时候便是开学典礼、入学教育、学生会社联等等各种招新宣传、报名面试、班会破冰等等活动。加入了学院的生活部和社联信息部,之前和我一个高中的学长大二之前就在信息部,而我之所以报名这个也是因为当时在摊位他们安利了一下,我也很随缘,就报了,让我面试我就去了,然后就进了哈哈哈哈哈。

​ 前半个学期基本没有进入学习状态,一直在瞎玩,基本上空闲时候都在玩手机啥的,也不认识几个好朋友,每天都有点孤独也有点累,那会我还是挺内向的,对新环境适应起来还没有那么快。我还记得第一个十一,全宿舍都回家了,就我一个人留在宿舍,在宿舍呆着好无聊却不知道约谁出去玩,有几天外面下暴雨,那时候真的好想家。一直到数分期中考试题目不会我才开始意识到要好好学习,还好后半学期进入学习状态以后也基本把课程学的七七八八,顺利通过了考试。第一个学期还和高中在广州的小伙伴约了两次,之后四人便在没有聚齐了,甚至和我一个学校的,之前和我关系不错的那个小伙伴我都很少在学校里面见到他了,给他发消息他也不咋回我,后来联系真的就慢慢变少了。

​ 第一个学期是孤独感,到了第二个学期,偶然的女生节,班上给女生许愿,其中一个女生许愿有一个人带她吃遍广州,阴差阳错心愿落到了我一个那会在班上关系还算不错的朋友手上,然后我和他说,这个学期可以一起出去玩啊,顺便带上那个女生,他说可以,就这样,这个学期我们几个人去了好多地方,江南西,沙面,上下九……总之吃的真的挺开心,后来还一起组队参加了微信小程序的比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 而因为这个学期和他玩的很多,之后他基本上就是大学期间我最好的朋友了。也是第二个学期,我把他也拉进了社联同一个部门,他也和社联的小伙伴玩的很开心,之后生活的交集就很多啦。到了大二,我退了院学生会,留在了社联,之后一直到大三都一直社交中心在社联和班级里面。在社联认识了学弟学妹,我们部门氛围特别好啊,因为我很爱玩,大白菜也很爱玩,又正好哪会有百团招新拉的电影票优惠福利,我们部门约了许多电影局和吃喝局,玩的超级开心。

​ 大二上的时候,我又开启了一段爱情,女生是大一下一次偶然的活动上认识的,也没想到会走到爱情,所以这个学期是个前后分明的学期,刚刚开始的时候当然很开心,有了新的陪伴的人,也花了很多时间做了很多事情,甚至十一的时候一起去珠海和深圳旅游,后面我也花了很多时间陪她。但是因为我当时是班长、又在社联工作,还在学院办公室勤工助学做助理,每天都很忙碌。而她退出了志愿者部以后便没什么学习之外的事情了,一下子把很多注意力放在了爱情上面,有点不平衡,后来对我越来越依赖,而我却没有能够给予足够的陪伴,就出现了好多矛盾,我一开始也在努力和她沟通解决问题,但每一次都觉得好了以后,后面却一直出现同样的问题,我也很理解她只是因为喜欢所以依赖,因为生活内容太多的集中在爱情而变得患得患失,陷入自己的情绪很难走出,但我为了哄她也变得越来越累,经常晚上会一个事情纠结到2点3点睡不了,严重影响白天的精神状态,我越来越累,到了11月中便已经逐渐失去了耐心,想要分手了,但我又不忍心这样对她,而且我知道她真的很喜欢我,但是一天天过的越来越累,我试探过说出分手,但每次她都会哭求和,我又不忍心,拖了一个多月,终于在元旦答应了分手。她说分手后她也哭了很久很久,但我真的心神俱疲,我也没有喜欢其他女生,只是被恋爱折磨的想休息休息了,尽管找过我复合,我还是没有答应。就这样,半年的感情结束了,这便是我大学时期唯一一段爱情。

​ 元旦后不久便放假了,我对大学学习的态度转折也在这年年底开始,百步梯项目开始申报,我仔细思考决定叫几个人一起试试申报一个项目,在联系老师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和老师接触并不是多难的事情,老师都很温柔也很乐于帮助我们,我逐渐意识到大学的学习不能停留在课本和课堂,尤其是工科更要多去实践才能有更多实质能力的提升和经验的收获,而我从那以后也开始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参与实验室或者科研,意识到大学真正的学习很多都是靠自学,我也很庆幸自己及时意识到这一点,让我大学后面的日子变得更加充实和更多收获。

​ 百步梯进行的不算太顺利,但是第二个学期,因为大一时候偶然接触到微信小程序,我和大白菜还有隔壁宿舍一个好朋友还有一起吃遍广州的女生组队参加了微信小程序的比赛,这个事情倒是成为大二下课余时间很大的一个投入,最后也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在这之中收获了很多宝贵的开发经验,不管是项目组织的经验还是如何把一个完整的软件从头到尾制作出来的经验,又或是参加比赛的经验。有时候我们四个会讨论好几个小时,还好最后那个女生给我们的UI设计提出了非常宝贵的建议,让我们从一众app中杀出重围进入总决赛,最后拿到了全国二等奖,这也是大学期间取得最好的奖项了。

​ 而也是这个学期,偶然获得了去美国哥大交流的机会,我纯纯凭运气入选的,绩点正好是最后一个,前面又有个人放弃顺延到我,我才有机会入选。时间在暑假,去三个星期,在纽约的三个星期也是让我短暂感受了一下留学生活,一开始还真是挺难适应的,也意识到自己口语真的很垃圾,想要以后好好提升一下。在美国看到了真实的华尔街,第五大道,时代广场,自由女神像,联合国大楼,看到了繁华的美帝,看到了真实的美国生活。也参观了MIT和哈佛,看到了世界一流的学府是什么样子(那牌面比华工好太多了)果然老牌强校还是老牌强校,光是历史积淀这一点便是难以比拟的,校园比华工漂亮多了,当然华工也不差,也有自己的特点。

​ 这个暑假我没有回家,因为从美国回广州已经8月1日了,8月15日就有微信小程序全国总决赛的比赛,有个训练营,等结束就18号了,再过10天就开学,我家又很远,回一趟上千块,回不了几天又得回来,就干脆不回了。第一次留校,也感受到了没人的学校的样子,一个人在学校带着的样子,也算是没有白来一趟吧。

​ 也是这一年,上半年一次偶然打开大麦发现林俊杰演唱会要到佛山了,马上就要卖票,我却怕抢不到去百度糯米提前买了套餐票结果一直到开始前才拿到门票,这是我第一次听演唱会,还买了内场(那会还是很喜欢jj啊,因为觉得他唱功特别赞,只是后来知道他一些花边以后就没那么喜欢了),现场气氛真的超级赞!连续唱了3个多小时都没有结束,最后到11点多才结束,地铁已经没了,我们三个花了100多打车才回到学校。还有一次自己去听爱乐团的音乐会,一直找不到同行的伙伴,最后便选择自己去了。然后到年底11月的时候,大白菜又忽然看到了朋友圈卖周董演唱会黄牛票的,问我去不去,我决定去,然后我们12月又去长沙听了一次周董的演唱会,虽然时间没有jj的长,但是舞美更好而且周董的歌更熟。大白菜更喜欢周董,也算是满足了他的心愿,也在长沙第一次喝了茶颜悦色,去太平街吃了烤肉,去了橘子洲头,最后去看了演唱会,看完直接去火车站坐着卧铺回广州,到广州以后回宿舍翘了一节课睡了一觉。

​ 还有当时买完演唱会门票为了回血,我开始寻找赚钱的法子,我记得很清楚,就在买完jj演唱会门票的那周,我开始寻找兼职,找了一圈发现还是去辅导机构来钱最快,所以就在兼职猫什么的平台投了简历。很快就收到了面试通知,顺利的通过了面试,没想到老板也是华工的师兄,后面在这里干了接近一年高中物理,教学也得到了好多人的认可与好评,也和两位华工的老板结交下了非常不错的关系,也算是一段额外的收获。2019年我还作为社联的副部长主办了两次大型校园活动,办活动中出现了好多曲折与和其他部长的沟通发生的头大的事情,我承认两次都有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也有自己觉得做的不错的地方,老师也夸我第二次比第一次进步很多,但这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其中的不容易,也是累并快乐的一段时间。

​ 这一年是2019年,是大学过的最充实快乐的一年,也是没有疫情最后的一段日子。

​ 谁都没想到疫情来的如此突然和迅速,我记得刚出来时候我也不以为意,我也觉得不久就会过去。2020年上半年都在家里呆着回不去学校,刚刚着手的实验室的项目也变得没啥进展,上半年虽然我觉得要考研,却一直没有下定决心静下心好好准备考研,算是荒废了半年,唯一能让我值得回忆的便是见到了许多老同学,和老朋友聊了很多,和大家的关系熟悉程度回来了一点点,那会也正好是刚刚搬家的时候,收拾了老房子很多旧东西,勾起了许多高中的回忆,一晃却都是三四年前的记忆了。

​ 真正下定决心考研应该是回校以后和同样考研的两个朋友交流以后发现自己进度严重滞后,在学校才逐渐找回了学习的状态,和他们交流后我下定决心必须要考研,全面进入备试状态,从此每天便基本都泡在图书馆里面。8月1日返校,9月之前我还会偶尔和小伙伴出去玩一天,但是后来发现自己真的来不及学以后我便没有一整天都出去玩过了,最多就是出去看个电影吃个好的,基本也都在学校附近。备考的日子枯燥重复却过的很快,还会还有老爷符经常和我一起泡馆,偶尔我俩去武汉小吃改善口味,也有保研的小伙伴请我吃饭,每天学习效率也不错,还坚持健身。

​ 不过考研期间和生活部之前认识的两个小伙伴又熟络起来了,因为我们三个都在考研,也是一起做百步梯的,不过之前不太熟,考研以后出去玩聊的多了一些。其中一个准备冲浙大,一个考本校,而我本来也准备考本校求个书读,但是8月偶然了解到计算所,后来发现中科院这边录取分数线并不比华工高,我又很想研究一下体系结构,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纠结,还是决定考计算所了。好在考试科目都是408,倒是不影响复习进度。

​ 说起为什么会决定考计算所,其实也有一段纠结和心路历程。与计算所结缘其实就是那个那一次偶然百度搜索“计算机体系结构哪里比较厉害”,第一个百度知道的回答就说“那必然是计算所,那里有全国唯一的体系结构重点实验室”,当时我还不知道要怎样才能报名到中科院,后来查了一些资料隐约才知道原来中科院的研究生都是挂靠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下面招收的。碰巧我知道有个表哥就在国科大读书,咨询了他方才确认这样的流程。当时看见有些院所分数低的离谱(没错就是信工所(不是)),当时觉得可以从计算所、软件所、信工所三选一,因为他们考的科目都一样,但是后来看了好多知乎的评价,信工所黑的尤其严重,软件所其次,计算所最少,招生名额的话是信工所最多,软件所最少。难度的话总体还是计算所最大,信工所最低。虽然信工所和软件所做的方向我也都可以接受,但最想做的还是希望到体系结构领域看看,最后终于把范围确定在本校和计算所二选一。后来纠结来纠结去,逐渐觉得这种选择问题都是无解题,没有对错,我就决定感性选择一下,又过了一周,我就觉得既然要考就冲个最想去的地方吧,考不上就去工作呗,没什么大不了,但是既然要考,那就得全力以赴吧。

​ 而说起为什么自己会想要去体系结构领域深造,似乎也是源于大二的时候,慢慢对IT领域了解多了以后,发现AI现在非常热门,也非常卷,竞争压力很大,而且互联网厂进去基本都是标配996,我不想过996的生活。网上说偏硬件的嵌入式软件、基础软件的非互联网企业加班会少一些,当然工资也低一些,但我觉得可以接受,就开始有想法把自己的学习方向向更硬的方向转变了。后来我发现其实我国在应用领域已经做的很强了,基本很多成果都是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了,我觉得也不需要更多的人进入这些领域了。而发现这些应用都必须建立在很多基础的信息设施之上,而这些却是我们国家所欠缺的领域,还是希望自己能够进入这些更基础的领域做一些贡献吧。基于这样的考虑,我逐渐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我想成为软硬通吃的一名工程师,而作为软件出身的我,首先还是想成为一名软硬通吃的软件工程师吧。

​ 可惜考研成绩并不理想,出成绩以后发现自己数学没考好,很失望,觉得自己肯定没书读了。出成绩那天刚刚下雨,广州的春天总是短暂又潮湿,外面木棉花开得很鲜艳,我知道春天到了,却感觉内心压力好大。去学校外面吃了个麻辣烫,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和父母说完情况以后他们也不再多和我唠叨,就嘱咐我自己在意这些事情就行。

​ 我知道自己必须要面对这样的事实,考研失利的人也不止我一个,也很正常。而之前考浙大和考本校的两个兄弟,考浙大那个和我一样,成绩欠佳,还有一个考科软的兄弟,这俩分数都不低,但是正好撞到了2021考研最热门的两个学校,可以说是真的惨,比我惨多了,看到他俩,我心里多少受到了一些安慰。但我也告诉自己必须振作起来,我开始疯狂投春招的简历,短短一周就投出去几十份,还都是我一个一个公司找的去投的。接着便是开始面试的历练了,从一开始啥也不知道到慢慢知道从何下手复习,开始认真的学习算法刷leetcode题目,看各种面经记录自己的面试……我逐渐也进入了面试的状态,一周多的时间就拿了TP-Link的offer(虽然感觉这个厂确实是只要是985全都要,完全没啥门槛),但是每天3、4个面试确实让我在强压环境下快速提升面试能力,累是真的累,一直都处于焦虑状态中,每次一个面试结束以后还没轻松多久就开始想着马上下一个面试又要开始了,而算法和面经的学习也只能在这些面试的夹缝中进行。不过好在最后的结果还是很理想的,两个多星期后,我拿到了ARM CHINA的offer,而且ARM的HR姐姐特别温柔,也算是为数不多体验极好的面试体验了,最后岗位的性质我也很喜欢,当时拿到这个offer真的特别开心,觉得自己就算考不上研能找到这样的工作也算是很满意了,当时已经在研究去上海落户的要求准备毕业去上海生活了。而就在这个时候戏剧的事情发生了。

​ 我是周五拿到的offer,周天正好高中好朋友来广州实习,周末没事干出来找我玩,我当天早上还和他说我拿了很好的offer毕业有着落了,结果就在我们晚上吃饭的时候,我收到了计算所复习的邮件通知,我居然压着线进入了计算所得复试!!!我当时别提有多激动,当时正好在点餐我和他说“我进复试了卧槽”,然后他就开始emo了哈哈哈哈,他也考研了,可是成绩也不理想,而且找工作也还没有太多着落。不过低分进复试没有太多优势,我也担心要是被刷了还得找工作,所以和朋友亲戚沟通以后我还是决定先把工作签了,要是真的有书读再违约处理。在疫情结束前进入了王小航老师的实验室开始打杂,但是后面一直没啥进展,但之前我考研也和王老师沟通过去计算所还是本校的事情以后,老师便知道我决定考计算所了,进入复试的消息我也告诉了王老师,正好王老师在计算所也有认识的老师,老师也帮我联系推荐计算所的老师,就这样联系到了我现在的导师。后面还算顺利,我总体实力也还是看得过去的,复试顺利通过,终于拥有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不过违约工作的时候依然非常的可惜和遗憾,因为拿的两个offer都是很理想的offer,感觉放弃掉依然很可惜。

​ 大四最后一个学期过的说快也快,也有痛苦,也有快乐。毕设一直拖延到最后几周才开始疯狂赶工,自己的拖延症在大学期间就没好过,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改掉拖延的毛病。考研尘埃落定后,偶然的机会在取快递的时候被拉去了一个口语培训机构ishow,或许是因为复试和之前出国让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口语过于短板,又正好这段时间没什么别的事情,也就阴差阳错的报了这个口语班。在班上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师弟师妹,也努力提升了口语,做了好多以前不敢的事情,在ishow的三个月和大家玩的还是很开心的。

​ 6月广州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对毕业旅行的所有计划。疫情来了我就知道基本不太可能出去玩了,就算别人能出,我的位置以及和辅导员这些领导级别的关系也不可能出去,算是大学结束前的遗憾吧。疫情持续了这么久,我还算幸运,在即将结束的时候才遇到疫情,如果是19年或者20年入学的师弟师妹,美好的大学生活一大半都在疫情下度过,真的失去了好多好多青春的快乐。

​ 广州忽如其来的疫情也打乱了本来的毕业照的计划,学院统一组织的毕业照紧急叫停以后,眼看着大家都要离校走人了,眼看着广州疫情终于有所好转,作为班长的我决定赶紧自己组织拍照了,只可惜最后还是有几个同学没能来到,不过邀请到了院长和班主任,也算是完成自己的责任吧,后来也请设计学院的朋友帮我们设计了画册,用最后一笔班费给大家发了毕业礼物,我的班长生涯就到此结束了。

​ 最后半个月匆匆的和大学告别,告别大学的教室图书馆,告别大学的朋友和回忆,告别走过的每一条路。大学城校区是被我一步一步丈量出来的,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在学校里面散步,经常一走就是一小时,散步让我的思绪逐渐平静下来,耳机里面听着最近喜欢的音乐,只想放空自己,只想享受音乐的情绪和自己的心情融合到一起,然后就会发现摆在自己面前的困难并没有消失,但却变得不再那么巨大到难以逾越了,会发现日子还得过,但好多事情也没什么,会觉得生活会好起来的。

​ 在疫情之前,我经常自己一个人走内环路,跑步一圈大约20分钟,走路一圈45分钟,正好一节课的时间。后来疫情来了,出口被封住了很多,而且出学校有时候也比较麻烦,我就更多在学校里面一遍又一遍转悠,绕着学校的外围散步。广州不是个适合散步的城市,除了冬天便是夏天,大部分时候在外面呆久了都会满身大汗,但奈何自己就是不喜欢一直在室内呆着,喜欢去外面看看天空云朵,看看星光和灯火。一开始觉得华工建筑不好看,但是呆久了也会有许多感情吧,可惜那会还没买相机,没有记录下许多美景。

​ 大学期间自己成长大嘛?有时候觉得自己其实也没做什么,也没什么变化,但是有时候回头看看高中的自己,会觉得自己确实也有所成长有所成熟吧。大一时候偶然看到了清华特将答辩的全程视频,看完我就在心里思考,他们都有哪些共同点呢?我记得我当时看完以后出了一趟门,就在路上总结下来三点:扎实的专业基础,广阔的国际化视野,牢记于心的家国情怀。之后我便一直以这三点作为自己大学成长的要求和方向,一点一点的提升自己。毕业前又偶然翻到了自己在大学入学时候在日记本写下的一些目标,细细数来,也实现了七八成,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大学应该不算虚度了吧。

​ 大学的成长究竟在哪些地方呢?这是我一直想努力整理自己的思路总结出来的大话题,却一直没有梳理出来明确的要点,也是我迟迟不愿动笔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即使到落笔的此刻,我也没有总结出来,只能凭借回忆和对照一点一点的去思考。

​ 高中时候似乎并没有思考过学习各个科目的具体意义,究竟这些知识能让我以后做怎样的工作,能为社会带来怎样的价值,只想着学会了考试能考出好成绩,就能读个好大学。到了大学以后,这样清晰简单又容易量化的目标方向了,几乎每个人会陷入迷茫。我已经逐渐记不清自己到底是经历了怎样的思考和摸索让自己慢慢摸索到一个还算清晰的方向,也忘了自己在寻找方向的时候经历了怎样的选择与比较。我只记得自己一直在不断尝试,从学生组织到勤工助学再到班委,从大创到竞赛。我逐渐发现其中每件事情都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困难或者没有意义,逐渐发现自己的经历和心得似乎足以帮到一部分人,逐渐发现自己其实是个很有共情力的阳光少年,逐渐找到自己的自信和成就感,逐渐学会了为人处世。逐渐发现那些看似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动组织其实有很多的细节与折衷需要考虑和统筹,这并不容易,逐渐理解层级组织中的社会关系是怎样一步一步分工管理,逐渐明白大学的学习不该停留在课堂,听课不可能让自己成为技术大牛,实践才可以。逐渐知道一山更比一山高,比自己厉害的人到处都是,学校的资源也足够丰富到把自己提升到很高的程度,但这些资源需要自己主动去探索而不会有人主动提供。逐渐感受到为什么会说越努力越幸运,幸运和贵人都不是靠随缘遇到的,而是在努力的途中不断相遇并且通过自己的表现努力攒下来的,会在关键时候发挥作用。

​ 回头这样看的时候,我会发现好多话换成刚上大学的我是绝对说不出来也理解不了的,就像妈妈当时让我好好学习英语我却以精力不足一拖再拖,直到真正走进科研学习工作后以及需要选择的时候才明白其中的用处。就像线性代数和高数概率论的用处一直要到自己真的开始数学建模以及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时候才能发现他们无处不在的身影与应用。如果让我给本科四年打个分,我会打85分,勉勉强强达优,但离真真的优秀依然有着很远的距离。我觉得自己大学四年不算虚度吧,遇见了好多人好多事,结交了好多优秀的朋友,也给很多人带去了自己的观点和能量,逐渐看清了自己不足和优点,也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和目标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 来到北京,我还是很关心华工的点滴。遇到困难和纠结的时候也会怀念在华工的日子,会想念广州五彩绚烂的云彩,会想念华园的榕树和椰树,会想念和小伙伴在闻香阁和武汉小吃的每一顿美味享受,会想念在烽禾影城的每一场电影,会想念在官洲和万胜围的美食,会想念在专线二上面坐着有点晕车不敢玩手机只得被迫欣赏窗外风景的时光,会想念在大学城内环中环外环跑步,会想念在C10天台遥望远处的广州塔……广州给我的回忆好多好多,逐渐幻化成所有的快乐留在我的记忆深处,用以治愈现在遇到困难和难过的我。广州是我很喜欢的城市,尽管它有炎热潮湿的气候让我长时间被汗水包裹,尽管它有丰富多样的蚊虫入侵着我的私人空间,但他在我刚刚成年的时候,带给我了好多好多淳朴善良的小伙伴,带给我广府地道的美食和南国独特的人文风貌,带给我华工这样优秀而低调的学校资源教会我什么是务实,什么叫做产学研结合,告诉我科学技术要为经济发展服务,而我也牢记高松校长在思政课上说:“在北大时我感觉从来没有一所学校能和民族命运有如此大的关联和影响,而来到华工,我感受到从来没有一所学校能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有这样大的联系和影响。”教会我在一处,就要服务一处,华工立足南国,就要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华工并不是一个学术科研能力见长的学校,教学能力也不算很强,但华工也有足够的资源培养出优秀的工程师和企业家,默默的为当地经济做着自己的贡献。华工的低调在于知道自己相比中大缺少历史底蕴,相比北上的优秀学校缺少区位优势以吸引更多的人才,相比其他工科强校也缺少建校时候国家大力扶持的资源底蕴。华工是一所靠着自己的实力打拼出来逐渐优秀的学校,在建校初期华工并不算是典型的国家认定要大力发展的学校,但他一步一步地发展在华南地区逐渐奠定起华南工科第一校的地位并且逐渐有了自己的优势学科,华工的发展也印证了什么是“越努力越幸运”,当实力足够的时候便会收获到更好的资源,所以华工并不是第一批进入985的学校,华工的排名也是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开始发力快速上升。但华工人深深知道其中的不易以及与那些天之骄子的差距,所以华工人一直默默的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把自己能做的做好,他们相信会有人发现的,也相信这些事情会有价值的。华工人有许多都在自己的岗位和领域里面默默的做到了顶尖,或许我们不是最耀眼出色的那几个行业领军人,但在第一梯队一定少不了华工的身影。虽然离开了华工,但是不是因为华工不好才选择离开,而是希望能来中国体系结构最厉害的地方看看最厉害的大牛,见一见世面。如果师弟师妹想要报考华工,那我一定会告诉他们这是个不错的选择。

​ 疫情以后出行变得格外困难了,2022年春天又出现了一波疫情的倒春寒,颇有赶超2020年冬天那一波的趋势,每天上千的新增数字让人始终不敢懈怠,在学校的我是别想出去随便转了。疫情后大家都在艰苦的对抗,大家从来没有习惯疫情带来的生活不便的影响,只是把自己的欲望都憋在了内心,为了早日战胜疫情默默的承受着现在的痛苦,没有谁能够幸免。但是大家都看不到任何疫情结束的趋势,所以每个人内心都是苦闷又无奈的,大家只好在自己能做的事情范围内寻找替代的快乐,但总归还是觉得难熬。如果能有机会回去华工,还很想见见以前的朋友们,在吃顿饭喝喝早茶,散散步,回忆一下当初时光,重新体验一下大学的美好。

​ 再见华工。让我把对你的爱,带来未来生活的点滴和细节里吧。

打赏
支付宝
微信
本文作者:Parker Luxu
版权声明:本文首发于Parker Luxu的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